【袋鼠育儿】宝宝“逮啥咬啥”,真愁人,解码“口欲期”!
2022-12-15 来源:

很多爸爸妈妈发现,自己宝贝好像成了“贪吃小狂魔”,不管是自己的手脚、衣领袖口,还是身边的玩具、奶瓶,任何TA能够到的东西,无一例外“见啥咬啥”。这是因为宝宝的“口欲期”到啦!那么,该如何看待“口欲期”?怎样正确引导宝宝度过这一阶段呢?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!


01

什么是“口欲期”?


“口欲期”就是宝宝喜欢吃东西的时期,也是每一个宝宝都会经历的正常成长过程。


婴儿的口周神经比手部神经发育更早,“口”对于这一时期的宝宝来说是最主要的探索世界的工具,他们通过口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的环境。所以此时宝宝出现吃手吃脚、往嘴里塞东西、啃咬东西的情况,都不必太过担心,这是宝宝在通过吮吸、咀嚼、吞咽、啃咬等口腔活动获得开心和满足感。

02

“口欲期”因何萌发?


刚出生的婴儿是“自我中心”的,他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外部世界,加之成长完全依赖父母,并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和关爱,存在着“自己即世界”的错觉,所以“吃”的手段除了满足自己对食物的需要外,还表达着“将被吃的事物与自身融于一体,真正使自己获得其滋养”的愿望。


这种假象的破灭始于婴儿与妈妈的“分离”,当TA发现母乳的供给不能由自己完全控制时,TA会本能地以哭闹、咬母亲的乳头等方式发泄自己的焦虑和愤怒,慢慢地TA发现“母亲与我是不同的,她不受我的控制”,并借此完成对“我”与外部世界的区分,开始形成“自我”的概念与意识。



03

“口欲期”出现时间和具体表现是怎样的?


一般来说,“口欲期”大概发生在婴儿出生后0-18个月,但由于家庭喂养方式等不同,每个宝宝“口欲期”的持续时间也不一样。大多数在2岁之前就会结束,进入下一个心理阶段。处于“口欲期”的宝宝,所有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“口”上,也就是“拿到什么都往嘴里塞”。


04

怎样帮助宝宝度过“口欲期”?


在安全的基础上,适当顺应


此时,爸爸妈妈可以适当顺应宝宝乱吃乱咬的行为,但一定要筛选出不会吞进肚子的玩具给宝宝玩,并做到所有玩具都定期清洗消毒。同时,保证宝宝可触及的活动范围内,没有药丸、坚果、细小物品等容易吞咽之物。另外,宝宝最爱咬的小手更要时刻保持卫生清洁。



家长还可以找一些“替代品”,如安抚奶嘴、牙胶、咬咬乐、磨牙环等,来满足宝宝的需求。尤其是在宝宝出牙期,这样既满足宝宝口欲期的心理需求,又能缓解宝宝出牙期的不适,帮助乳牙的萌出。


合理引导,转移注意 


引导宝宝用正确的方法玩玩具,比如:宝宝要咬摇铃,就尽量声情并茂地吸引宝宝注意摇铃是可以摇出声响的;宝宝要咬喇叭,就示范宝宝喇叭可以吹,也能发出声音…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转移宝宝对咬东西的“执念”。


建立亲子基本依赖关系


“口欲期”也叫基本信任期。亲子间“基本信赖关系”的建立与否,决定着孩子未来人生中对家庭、对社会、对人对事的信任和安全感的产生基础,这一阶段亲密互信的亲子关系,奠定了孩子以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。



爸爸妈妈与婴幼儿身体的接触,有利于亲子间信赖关系的建立,还可增加宝宝神经系统的敏感性。为此,在口欲期内,请妈妈尽量母乳喂养,不要过早断奶,以避免令宝宝感到与母亲的连接被强行“切断”,而更多地靠寻求外物来满足自己。


另外,此时也可以多做爱抚、拥抱等接触,让宝宝感受到关爱,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和心理的满足感。一旦拥有了来源于爱的足够“底气”,宝宝自然不必再依靠“啃”“咬”“吃”来刷“存在感”了。

推荐新闻